2)第一百零六章 开源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确实不是靠着重生优势就能解决的,变量化技术是工业软件的第四次革命,这次革命之后,华夏一路被人甩到车尾灯都看不到。

  2019年,在EDA软件开发领域,华夏只有5%的市场占有率,打响中兴事件第一枪的,就是EDA软件,这是华夏超级落后的一个领域。

  2001年,变量化技术又已经开始发育了,孟谦仅靠这个技术,可以在国内装装逼,但出了国,真的很难仅靠这一个在国际上已经不算多领先的技术去改变局面了。

  而且这个领域还不像光刻机和移动通讯领域,现在在国内真的是找不出能整合的资源,孟谦也是很无奈啊。

  至于孟谦自己,当年做智能工业的前提是配备成熟的团队,现在带领大家做做简单的EDA软件还行,想要以一己之力对抗EDA软件行业的大佬们,那孟谦可能是真的有点瞧不起这个能让华夏落后到被人吊打的领域了。

  好在孟谦的这个解释让员工们的情绪出现了转变,了解到开源只是第一步,后续的二次开发才是大家的重头后,不少人的亢奋劲又回来了,但马上也有人提出了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去哪开源?我们的开源项目怎么才能让人重视呢?”

  员工会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开源很简单,但开源后想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开源项目,并不简单。

  开源本身有三个目的,第一就是无私,比如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他就是坚定的认为万维网应该是服务社会的,如果他当初选择将万维网商用,米国将再多一个微软级别的巨头企业。

  第二个目的是假开源,经典例子就是安卓,安卓看似开源,其实是为了通过开源获取更大的市场和更大的利润,而且还在所谓的开源里嵌入自己的产品,所以安卓经常被开源者喷是套着开源外套的资本恶魔。

  第三个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我想做个东西,我做不出来,所以我开源了我能做出来的那一部分代码,希望能得到其他人的帮助来把这个东西做出来。但问题是,别人为什么要帮你?

  一般能吸引大家的原因就两个,一是项目本身很有吸引力,二是项目发起者很有号召力,当然还有一些别的机缘巧合。

  很显然,孟谦的目的是第三个,但在这个目的之下,最常出现的两种情况就是,没人搭理你,或者,你开源的东西不错,直接被人抄走了。

  这就好比很多人以为是安卓成就了谷歌,但事实上是谷歌成就了安卓,如果安卓是一家小公司开源出来的,不出几个月就被大企业抄去了。

  所以员工们现在的担心很正常,变量化技术现在起步了但没爆发,还是有很多人好奇的,自己一开源,来一堆人抄袭是很正常的事情,至于自己发起的项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