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七章 塞尔维亚之行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下一心,所以上面的政策和支持往往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从一开始就得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有些话,孟谦实在是不好意思明说,塞尔维亚确实不可能走华夏的老路,因为就算没有孟谦这个重生者,华夏本就是偏科生并不是差生,而且是一个很努力的偏科生。

  但塞尔维亚从整体基础来说,就算不是差生也确实是个成绩很平凡的小透明了,所以塞尔维亚要发展IT,不可能走华夏的模式。

  塞尔维亚的领导沉思了一会儿,“我记得华夏有一句话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知道孟先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建议?”

  孟谦又看了一眼自家领导,还在看球,好吧,那就继续吧,“我看到贵国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还是很到位的,但这里有一个问题,贵国每年能拿出多少经费来支持科研?

  钱是一切的基础,虽然我能理解贵国想要跟上全球IT发展脚步的心态,但前期可能还是需要把更多的目标放在盈利上。

  国际竞争,无非就是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从市场竞争来说,塞尔维亚的成本优势在欧洲是很明显的,完全可以好好利用。”

  “这也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努力去做的事情,由于我们国内在IT领域的内需并不大,所以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培养可以走向国际的IT人才和IT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市场和经验。

  那不知道在技术竞争上,孟先生有什么建议?”

  “技术竞争说实话是个没有捷径可以走的事情,就是做到极致的努力。”

  “但现在整个IT行业的研发其实都被几家巨头企业给垄断了,可能市场并没有留给努力多少空间。

  我看大风集团好像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策略就是合作。”塞尔维亚这边的一名企业代表突然开口。

  变成企业家之间的对话,孟谦突然就觉得很顺畅了,“说实话,大风集团在挑战研发壁垒的时候,首先是占了我们华夏内需的天然优势。

  至于合作,确实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毕竟谁都有优劣势,通过合作是最容易取长补短的。”

  孟谦说完,现场却安静了几秒,对面的企业家好像在斟酌该怎么接这句话,孟谦也突然有点不确定自己说话的尺寸应该到哪。

  就在这个时候,自家领导终于开口了,“华夏的内需市场是面向世界的,只要塞尔维亚能提供好产品,华夏的大门永远为贵国打开。”

  “您老终于开口了啊...”孟谦心道。

  “我们塞尔维亚可是有不少好产品的。”塞尔维亚这边的领导马上接话,“不如一会儿我们去这边的几家企业看看?”

  “好啊。”

  球赛后的参观环节,那就是在秀肌肉了,虽然现在的塞尔维亚也没多少科技肌肉,但多多少少还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