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六章 第三产业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那些网约车暴力事件80%都出在Uber身上?就这样一家公司把我们华夏搞得一地鸡毛最后却还能全身而退?我实在是觉得匪夷所思。

  而且还是在《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前把公司卖了,太讽刺了,滴滴干的这是人事么?丢人丢到家了。”

  孟谦示意顾俊辉淡定,“滴滴想要市场?想要用户?如果你把事情想的简单一点反而能理解滴滴了,我们的重心一直在专车上,私家车主这个市场滴滴一旦跟Uber合并就有国内最大的市场占有率,甚至实现寡头现象。

  如果滴滴不收购Uber,Uber万一被我们收购?他唯一的优势也没了,哪怕我们也不收购?Uber最后倒了,现在的滴滴已经没有能力去烧钱了?资本也不愿意继续投钱烧,滴滴肯定担心竞争不过我们。

  滴滴不是真傻?他当然知道自己在给Uber擦屁股?但华夏这么大的市场?谁不想做寡头呢。”

  “虽然能理解,但还是有点不痛快,Uber这几年烧钱花的都是投资者的钱,现在把整个市场搞乱,还闹出这么多事情,临走还从我们华夏企业身上捞一票,不管怎么说,在我们重视安全的同时,滴滴这两年在安全和技术问题上也没少投入,这点大家都看在眼里,可这Uber呢?

  Uber连个电话客服都没有,有问题还得发邮件,Uber还解释说这是不适应本土化,你信么?米国又不是没有电话客服,只不过建立电话客服的成本可不低。

  不仅如此,滴滴现在背后有5500个工程师,我们的背后是上万名工程师,而Uber只有在燕京的一个小小的工程师团队,如果你去看一眼那个团队,还以为是什么初创公司。

  当然,我们不否认Uber米国有一批工程师在,但是任何真的打算做本土化的企业,不可能这么久在本土连个像样的工程师团队都没有。

  而且Uber发展到现在,连个华夏CEO都没有,这有一点打算在华夏好好发展的样子么?

  哦对,Uber临走前还提高补贴额度,增加收购筹码,太高滴滴的收购价格,真的可笑。”

  “滴滴好歹是华夏企业,在华夏的土地上他有自己最基本的守则,Uber是华夏企业,你指望它能干什么?

  但是滴滴现在就是愿意做这个冤大头,你再气也没用,你如果真对Uber这么不爽,你也别盯着国内这点事情了,你去把滴滴除米国以外的海外市场都干翻吧。”孟谦把一份名单摆在顾俊辉面前。

  “东南亚打车软件Grab、印度打车软件Ola...”名单上都是海外现在做的比较好的网约车软件,“孟总的意思是?”

  “该收购收购,该干嘛干嘛,最近国内开始搞第三产业规范化的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