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七十七章 借地养人才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什么事情各位心中肯定都很清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正是新加坡应该加大力度去抢人才的时候,这个机会如果错过了,再等下一次还真不好说要等多久。”

  众人露出了疑惑的表情,甚至有人忍不住直接提出了心中的困惑,“孟先生不应该希望人才都去华夏么?”

  孟谦坦诚的道了一声是,同时解释了一句,“可我也没自大到认为华夏能装得下全世界的人才啊,这点基本的认知我还是有的。”

  有人敏感的抓到了孟谦这句话背后的意义,“孟先生想在我们新加坡做点什么?”

  “刚才也说了,新加坡现在需要的是更多的项目,尤其是面向未来技术的项目,如果说贵国真的有这个想法,但是又出于稳健之类的考虑不敢太放开手脚的话,或许我们大风集团能在这个问题上跟贵国有更进一步的合作空间。

  比如,我们可以在新加坡建立我们的剑指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亚洲实验室。”

  新加坡代表的脸色已经完全变了,“孟先生为什么不把这个亚洲实验室放在华夏?”

  他们觉得孟谦的想法很奇怪。

  孟谦微微一笑,“我在我们国内打造了全球实验室。”

  这解释,让众人觉得合理又霸道,“那孟先生为什么想把亚洲实验室放到我们新加坡?”

  “当然是为了技术发展,刚才已经反复说过了,新加坡有吸引人才的基础也有孕育创业公司的环境,缺的就是去做一些可能会血本无归的尝试的资本和魄力。

  巧的是,我们大风集团最不缺的就是资本和魄力,无论是充足的研发投入还是对挑战未来的绝对信心,我们现在都已经准备好了,所以任何能帮助我们去完成我们这个梦想的人也好,企业也好,国家也好,我们都想合作。”

  孟谦前不久刚说了要冲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而去,现在他这样解释新加坡这边的人自然能听得懂,正如孟谦所说,人才不可能全部都去华夏,非常不现实,而亚洲这边有比较容易吸引人才的国家之一肯定是新加坡了,孟谦在国内搞个全球实验室吸引那些愿意来华夏的人才,再在新加坡搞个亚洲实验室吸引那些不愿意去华夏但是愿意去新加坡的人。

  这对大风集团来说就又搞定了一批人才,可以说是借地养人才。

  至于新加坡能得到什么,这就是他们现在好奇,“孟先生的具体合作模式是什么?”

  “我们在新加坡建立项目,我们在新加坡投入资金,新加坡吸纳人才,新加坡提供政策扶持,至于最终的研发成果,当然是我们共享的。”

  “共享?”

  “既然是合作,成果当然要共享,不然怎么能说是合作呢。”孟谦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可对于新加坡代表来说这一点都不理所当然,华夏人在米国公司接触不到核心技术的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