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先赚钱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两家是海外企业,但是何文康干了一件很扯的事情,那就是:

  2000年公司光刻机销售额7.3亿,净利润13%,不到一个亿的利润,可是2001年光刻机研发预计投入3亿..

  孟谦猜测何文康的企业后世大概率倒闭了,不然起步这么早,产品口碑又这么好不会默默无闻的,而这家公司倒闭的最大原因,在孟谦看来就是研发投入比例的不合理。

  何文康光想着研发了,没考虑企业盈利的问题,2001年阿斯麦亚研发投入2.5亿欧元,但人家销售额将近16亿欧元。

  这也是这个时代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能赚钱的企业不搞科研,搞科研的企业不会赚钱。

  所以孟谦收购工厂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工厂赚钱去,现在工厂已经有了一定的底子,有了一定的客户和口碑,工厂的产品是可以的,但何文康始终没重视销售,光想着科研了。

  不过也不能说何文康什么,赚钱养科研这样一个平衡点,本身就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做的好。

  全球光刻机产业从2000年开始基本上一直保持着一个稳步上涨的市场需求量,除了08年和09年,那一场金融危机同样冲击到了半导体产业,09年光刻机全球市场需求量暴跌,但除了那两年,光刻机的全球总需求量一直都在千亿软妹币左右。

  而阿斯麦虽然在EUV高端光刻机市场是100%的占有率,但在整个光刻机市场,他的占有率是70%。

  按照18年100多亿欧元的营销额来算,也就是说,在阿斯麦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光刻机市场还有三四百万的市场留给了其他光刻机生产商。

  后世吃那三四百亿市场的其他生产商,主要是尼康佳能,SUSS以及国内的沪上微电子。

  所以孟谦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此时的这个市场下,去做这个年代的沪上微电子,2001年,先提升工厂的赚钱能力,因为孟谦明白要先赚钱再花钱的道理,2001年,尼康老大的时代,外面至少也有一两百亿的中低端光刻机市场可以去抢,何文康才做了7.5亿,空间大的很。

  另外也是因为,以目前这个工厂的能力,这一年在工厂本身的过高研发是没有意义的,提升生产效率,对工人进行合理化安排,提升工人工艺才是短时间内的关键。

  因为按照公司的研发费用预算可以看得出,这3个亿的研发费用中,2.5亿都花在了光源问题上。

  每一个公司的研发都是有重点的,针对这个重点,会有相应的人员和资源,很明显,何文康的重心摆在了光源问题上,为什么要去借钱拼研发,估计是因为现在全世界光刻机都陷入了光源问题找不到解决方案,所以何文康想去抢。

  毕竟对何文康来说,后面研发出来的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