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6章 地瓜盛世、摊丁入亩_从学霸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粗,饥荒直接就消失。

  很多人的父母那一辈应该都经历过,饭前必须先吃一碗红薯,然后才能盛饭。

  清朝的地瓜盛世,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这是流芳千古的东西。

  看大伙都来了兴趣,李德说:“红薯如果做得好,亩产六七千斤是非常容易的。这玩意儿做成粉条,人喜欢吃,如果是直接煮熟喂猪,猪也喜欢吃,等于把猪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某些部分饲料价格,给压下去了。”

  唐觉晓一寻思,说:“意思是我们还得养猪吗?现在养猪是个巨坑项目啊,做这个的都完了……”

  李德说:“只做生猪养殖确实不行,但如果一起做猪肉脯、腊肠、猪肉干之类的,立刻就是个不错的项目。红薯可以做粉条,可以煮熟喂育肥的猪,猪肉干还能长时间不坏。猪的内脏加红薯,又可以做高级饲料。最重要的一点是,红薯的叶子是可以一直生长的,不但卖菜能赚钱,剁碎了也可以养鸡。反正最终指向我们会获得猪肉、鸡肉,也就是蛋白质。”

  唐觉晓心痒痒……

  李德又说:“只要养的鸡、猪够多,粪就可以用来养更多的蚯蚓。就像有人可能有一亩地,为了不买化肥,他打算养10斤蚯蚓。为了消耗蚯蚓,又不得不养50只鸡。但慢慢的他发现,自己科学循环,蚯蚓会越来越多……而科学循环之后,无论是红薯还是红薯苗,都可以让蚯蚓兜底。而饲料加工,又可以兜底蚯蚓。”

  换而言之,只要按照这套逻辑去做,蚯蚓就会超出预料的多,地也会越来越肥。

  陈桐问:“我似乎看到过一项红薯无土种植技术,红薯是生长在架子上的。”

  李德说:“那个成本太高。”

  唐觉晓拍板道:“就红薯了!现在规模还小,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自产自销!”

  说起红薯,唐觉晓晚上就特地在家烤了红薯……

  以前去湖贝考察,买红薯,卖的人给了他一个勺子……

  当时他就笑了,吃红薯用勺子,难道喝啤酒还用吸管吗?

  结果……真香!

  各地的各种行为是千奇百怪的,现在唐觉晓思考的是各地的相同之处……

  吃完了晚饭,陪唐宝宝玩了一会儿,唐觉晓陷入了沉思。

  日国人非常厉害,他们重视孩子教育,其中就包括了德育,而食育是日国人德育的一部分。

  中国人小时候都会学习《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但大多数不从事农业工作的人,估计也就是读读而已了。

  唐觉晓琢磨着自己得学习日国那一套,以后唐宝宝也要学种东西、养东西,要明白怎么吃东西,学会尊重这个世界。

  甚至唐觉晓想推广自己的这个思路……

  “孩子他爸,想什么呢?”

  “想教所有人种地。”

  “???”

  雍正搞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策略很棒。

  唐觉晓琢磨了一下现在的情况,他觉得地瓜盛世、摊丁入亩依然可用。

  最近他发现,不是荷兰人喜欢去钻研室内养殖技术,而是不钻研不行,所以钻研了,尝到了甜头之后深入了……

  半小时后,他发了一条长微博。

  “最近听很多人说吃不起菜了,在这里教大家一个阳台农科技。

  先把红薯放通风又阴凉的地方,偶尔洒点水。等它发很多芽后,切成许多小块。

  准备一个中等大小花盆,下边放泥土,中上层放沙土,拿来种之前的红薯。

  平时大家自己榨苹果汁来喝,果渣喂蚯蚓,蚯蚓肥拿来养红薯。只要有三盆这样的阳台红薯,不但漂亮,一家三口的绿色蔬菜基本也解决了。”

  唐觉晓的铁杆粉丝小刘9点从盛唐第二总部下班回家,打开微博就看到了这一条长微博……

  ……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