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6章 官场风评,宝钗误会_红楼大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6章官场风评,宝钗误会

  中午,隆泰帝在京营用餐。

  没有另外置办席面,吃的和士兵一样的饭菜。

  “红烧肉、酸菜鱼、炒豆芽、麻婆豆腐、胡辣汤,馒头管够。”隆泰帝微笑着说:

  “难怪爱卿上报的伙食费那么高,就这伙食,估计在全军也是独一份儿了。”

  贾芸微笑道:“没办法,操练的很,伙食就必须跟上,要不然人就容易垮了。”

  隆泰帝颔首笑道:“朕没有怪责爱卿的意思,相反,你能够体恤士兵,让他们衣食无忧,专心训练,这比什么都好。”

  很快,太监试餐完毕,戴权小声汇报说无毒,可以就餐。

  在军营中视察了一上午,隆泰帝早就饿的饥肠辘辘,于是夹起馒头就小口吃了起来,刚咬一口,咀嚼几下,眼神不由一亮。

  “嗯,这馒头好吃,松软香甜,宣软有筋,菜也好吃,你这儿的厨子是专门请来的大厨?”隆泰帝好奇道。

  贾芸笑呵呵道:“总厨是微臣从家里调遣过来,实际掌厨的是精心选拔具有厨艺天赋的火头军。”

  “这些家常菜倒也没什么巧,只要知晓关键之处,就能做出可口的饭菜,很快就能学会。”

  隆泰帝指着贾芸笑道:“哦,朕差点忘了,爱卿还是个厨艺精湛的,能做出好吃的,肯定也很会吃,跟爱卿一块儿,饿不着。”

  贾芸的身世很容易调查出来,当初薛蟠将自家的那口樯木棺材板卖给戴权干儿子的时候,隆泰帝就让人调查了贾芸。

  正因为贾芸出身市井,虽说姓贾,却也出了五服,跟四王八公基本没什么牵扯,所以隆泰帝才敢放心用他。

  至于贾芸以前干过厨子的事儿,对隆泰帝来说都是小事儿。

  这年头许多读书人说什么君子远庖厨,这话其实是些不中弟的童声去糊弄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说的话。

  真正的读书人,谁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

  要真把君子远庖厨这句挂在嘴边,说是不让读书人进厨房,那才是闹笑话呢!

  一顿饭,隆泰帝吃得酣畅淋漓。

  在宫中吃饭,因为要注意安全,所以基本吃的都是冷席,哪有这刚出锅的饭菜可口?

  隆泰帝放下碗筷后,陪同用餐的贾芸和千户以上人员,也都默默停下吃饭。

  从大帐篷出来,日居头顶,正是阳光毒辣的时候。

  隆泰帝却不管天气怎么样,吩咐众人启程回宫。

  宽敞的马车上,隆泰帝上坐,贾芸下坐。

  今天隆泰帝高兴,给贾芸说了许多的话,言里言外叮嘱他要用心办差。

  这皇帝却是个实在人,不给官员画大饼,不轻易许诺将来如何如何,只道办差立功后,不吝赏赐。

  这话贾芸却真信了,因为有林如海的这个例子在,连升几级啊,搞不好回京之后,还要继续升迁。

  这说明隆泰帝确实是个言出必行的,不屑用画大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